IT之家12月13日消息 今天 9 時 51 分,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,目前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已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,之后就將攜帶樣本返回地球。
那么問題來了,嫦娥五號返回器將會按什么線路、以怎樣的速度飛回地球、最終她又將會降落在哪里?央視對此進行了一次科普:什么?大氣層上還能 “打水漂”?這個 “水漂”怎么打?IT之家陪大家一起來看嫦娥五號是怎么回答的吧。
嫦娥五號發射前包括軌道器、返回器、著陸器和上升器四個部分,而在月球上所開發到的月壤月巖處于返回器中,最后僅有返回器可以回到地球。
由于“彈道式返回”會對返回器和月球樣本造成損害,故我國航天局將采用“半彈道跳躍式返回”技術,相當于在大氣層上打個“水漂”。
也就是說嫦娥五號將通過先后兩次進入大氣層的方式減速(利用返回器大底前端形成的弓形激波在距地面60公里的時候彈出大氣層再一次減速),將從第一次進入大氣層時的每秒 11 公里的速度降到第二次進大氣層時的每秒 7.6 公里的速度。
此外,由于返回器兩次進入大氣層,將會產生兩次黑障區(大氣摩擦產生2000℃左右的高溫使返回器周圍形成等離子體,進而導致地面通訊等電磁波被屏蔽,一般出現在地球上空 35~80 公里處)。
實際上,“半彈道跳躍式返回”技術已在 2014 年的嫦娥 5T1 試驗中已證實可行,預計嫦娥五號將在距地面約10公里的高度處打開降落傘進行降速,最后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。